LED器件的失效模式主要包括電失效(如短路或斷路)、光失效(如高溫導致的灌封膠黃化、光學性能劣化等)和機械失效(如引線斷裂,脫焊等),而這些因素都與封裝結構和工藝有關。
LED的使用壽命以平均失效時間(MTTF)來定義,對于照明用途,一般指LED的輸出光通量衰減為初始的70%(對顯示用途一般定義為初始值的50%)的使用時間。由于LED壽命長,通常采取加速環(huán)境試驗的方法進行可靠性測試與評估。
測試內(nèi)容主要包括高溫儲存(100℃,1000h)、低溫儲存(-55℃,1000h)、高溫高濕(85℃/85%,1000h)、高低溫循環(huán)(85℃~-55℃)、熱沖擊、耐腐蝕性、抗溶性、機械沖擊等。
然而,加速環(huán)境試驗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,對LED壽命的預測機理和方法的研究仍是有待研究的難題。
固態(tài)照明對大功率LED封裝的要求
與傳統(tǒng)照明燈具相比,LED燈具不需要使用濾光鏡或濾光片來產(chǎn)生有色光,不僅效率高、光色純,而且可以實現(xiàn)動態(tài)或漸變的色彩變化。在改變色溫的同時保持具有高的顯色指數(shù),滿足不同的應用需要。但對其封裝也提出了新的要求,具體體現(xiàn)在:
(一)、模塊化
通過多個LED燈(或模塊)的相互連接可實現(xiàn)良好的流明輸出疊加,滿足高亮度照明的要求。通過模塊化技術,可以將多個點光源或LED模塊按照隨意形狀進行組合,滿足不同領域的照明要求。
(二)、系統(tǒng)效率最大化
為提高LED燈具的出光效率,除了需要合適的LED電源外,還必須采用高效的散熱結構和工藝,以及優(yōu)化內(nèi)/外光學設計,以提高整個系統(tǒng)效率。
(三)、低成本
LED燈具要走向市場,必須在成本上具備競爭優(yōu)勢(主要指初期安裝成本),而封裝在整個LED燈具生產(chǎn)成本中占了很大部分,因此,采用新型封裝結構和技術,提高光效/成本比,是實現(xiàn)LED燈具商品化的關鍵。
(四)、易于替換和維護
由于LED光源壽命長,維護成本低,因此對LED燈具的封裝可靠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。要求LED燈具設計易于改進以適應未來效率更高的LED芯片封裝要求,并且要求LED芯片的互換性要好,以便于燈具廠商自己選擇采用何種芯片。
LED燈具光源可由多個分布式點光源組成,由于芯片尺寸小,從而使封裝出的燈具重量輕,結構精巧,并可滿足各種形狀和不同集成度的需求。唯一的不足在于沒有現(xiàn)成的設計標準,但同時給設計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間。
LED照明控制的首要目標是供電。由于一般市電電源是高壓交流電(220V,AC),而LED需要恒流或限流電源,因此必須使用轉(zhuǎn)換電路或嵌入式控制電路(ASICs),以實現(xiàn)先進的校準和閉環(huán)反饋控制系統(tǒng)。
通過數(shù)字照明控制技術,對固態(tài)光源的使用和控制主要依靠智能控制和管理軟件來實現(xiàn),從而在用戶、信息與光源間建立了新的關聯(lián),并且可以充分發(fā)揮設計者和消費者的想象力。
如您有相關產(chǎn)品需要咨詢,歡迎您直接來電4000-1998-38咨詢我司工作人員,獲得詳細的費用報價與周期等息。